查看原文
其他

“在野去野”|北京昌平大地艺术节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论坛隆重开幕

北京农业嘉年华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2022-07-07


9月29日,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农业嘉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在野去野”北京昌平大地艺术节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论坛活动在昌平区兴寿镇在野去野大地艺术园隆重开幕。 区领导王燕庆、赵海英、刘晓东、郭清尧参加开幕仪式。


图|王旭

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

博鳌文创院执行副院长


此次大地艺术节旨在以艺术赋能,打造艺术特色鲜明的网红打卡IP,以点带面,推动昌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助力昌平区乡村振兴。


开幕式以播放《在地丰物 乡野美学》主题视频为开端,探寻昌平京师之枕的山美、水美、人美、文化美,讲述了集合绿色生态与文化底蕴的昌平乡村发展之路,诠释了到田野中去、与田野在一起的理念,倡导将艺术魅力以田园为载体、以更自然的方式呈现。


图|张紫欧,《牧云而憩-真实的云间梦》


图|Anna Andronova&孙立东,《入夜而思-合十》


图|胡鲁,《向阳而生-葵》



图|于航,《载野而行- 折叠拓片》


图|骆肇阳,《沐光而戏-彩虹吊床》


图|林礼聪,《和风而立-旋转的蘑菇伞》


开幕式现场启动了艺术赋能·昌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艺术家合作计划。该计划定位于艺术赋能推动昌平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由昌平区农业农村局、北京农业嘉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和AIM国际设计竞赛联合发起。合作计划发起人昌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正伟和北京农业嘉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富昌为首批加盟艺术家颁发了聘书。




在随后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论坛上,国际著名艺术家托尼·布朗,杨晔、宋娜、王国彬等围绕艺术赋能打造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发表了主题演讲,探讨艺术与田园碰撞下田园综合体建设新思路。


图|Liron Man

以色列手碟 (handpan) 大师


来自以色列的手碟 (handpan) 大师Liron Man为本次在野去野大地艺术园开幕创作的大地艺术音乐。以色列著名的世界音乐家与作曲家Liron Man,被公认为手碟界最有影响力的艺人之一,因演奏技巧和速度而知名。


图|托尼·布朗

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前学术院长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公共艺术与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标注“不许触碰”的艺术作品不一样,公共艺术希望有公众参与,与公众互动。不管是故宫、埃菲尔铁塔还是美国自由女神像,这些公共建筑是公众愿意与其互动的,因为这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1975年,艺术家克里斯托用布将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梁包裹起来,形成不一样的观感。即使在克里斯托去世多年后,他的作品还是被呈现出来了,巴黎凯旋门被包裹起来,之前它只是一个交通路口,现在公众对这个路口产生了新的认知,让这个自然物体产生了人文和艺术价值。

 

一直以来,公共纪念的建筑是自然和历史文化交互的工具,它定义了我们所在的时空,同时定义了我们人文的价值。


图|杨晔

博物探索学校创始人

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

《美丽中国》(Wild China)高清纪录片副导演


今天我们来到田园综合体,有艺术装置,有社区的环境,还有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这些都跟我们乡村振兴有关。其实昌平作为北京不算乡村的一个乡村,它依然有非常多的农业设施,但是离城市生活非常近,这也是沟通城市居民非常重要的一个桥梁,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田野。

 

对我们来说任何地方都可以拥有博物学,因为任何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对这个世界发展的原动力。博物学可以满足任何人的探究欲,让任何的场景成为博物学的道场。我们希望通过博物学新兴的方式和手段,它依然是古老的学科,来帮助更多的地方改造乡村,改造田园,让我们的乡村能够振兴起来。


图|宋娜

山东省燕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发起人与操盘手


我们觉得未来需要更多社会企业性质的企业进入乡村,和乡村一起共生。我们也是逐渐地开始以我们的智力平台赋能草根力量的崛起。我们推出的服务方式不太一样,我们用共学共创、共建、共享的方式扰动当地人,让当地人找出自己的发展能力,我们将其称为生态社会设计。

 

打动朱家林政府和当地人的非常重要的几条原则:第一,不搬迁,建设村民是主角。村民是一个地方的灵魂,现在这个村民的概念不局限在原住民,现在还有很多的新村民开始进入乡村,在这种情况下,村民才是这个地方的主体。第二,不独自经营,坚持平台与共建。未来的平台思维,共建思维非常重要,不单一发展,坚持多元与共生,我们坚持一定是多元业态,多元主体一起完成事情,所以就有大家看到的非常多的项目入驻朱家林。不拿来主义,坚持本土特色,也是更多地强调在地性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不盲目开发,坚持生长与持续。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导入一份地产,但是未来会根据老的村民的需要,配套相应的住宅的空间。但是在产业一产二产没有成熟之前我们一直没有导入的地产。所以我们一直都在把一二三产融合培育到一定程度才开始考虑到配套的问题。



图|王国彬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责任教授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会员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评委


不想当一个乡村设计师的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我们要提出一个中国解决方案,以人为中心,重新回到人的感知。我在去年参加的建筑学会的论坛,其中提到乡村建设的方式有政府推动的“有机农业栽培”,有艺术家的乡村艺术建设等等。乡村建设1.0阶段已经过去了,很多人在乡村里多一天都不会待,只是把乡村当成自己的艺术创作,我们叫存在的组合元素而已。它本身并没有乡村的概念,只是当成了创作的元素。;第二是化妆美容,乡村需要尽快做成美学的状态;第三,很多人不了解乡村,更不了解每一个地方不同村庄的感觉。乡村的营造和乡村的建设介入一定要双脚沾泥,双手沾泥。


图|赵东宝

兮兮零设计平台联合创始人 &CEO

2016-2019 年北京国际设计周受邀策展人


我们为什么要到乡野中去?这是我们做大地艺术节的初衷,核心在于在专业的理论上有两个理论,第一个叫做大草原效应,第二是经济生命的效应。这里面的核心就强调一点,人虽然已经脱离了动物的低级欲望,但核心的本质还是有动物性的,这种动物性让我们选择亲近自然。比如今天太阳比较晒,但是带给我们的体感是远远好于在钢筋水泥的场景中的,因为我们骨子里就想亲近自然。

 

田园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它可以是听觉上的,也可以是触觉上的。今天我们除了这几组艺术装置,我们是否在未来可以开发更多。在地性首先不是一个过去式的概念,在地性不是探索这片土地,而是此刻这片土地有什么,未来可以有什么!在未来的印象中更重要。


图|孙立东

建筑设计师、装置艺术家


在昌平的田野里怎么做艺术的装置?从环境要素看,包括周边的一些肌理关系,我们就找到了非常直接的昌平的“昌”,这个“昌”非常有装置感,把“昌”摞在一块有很好的隐喻,步步高升,大地和天空的关系,人踩在上面往上走等,开启了我们最初的想法,也符合了我们最初的想法,“人造一半,天造一半”。两板柱结构,解放地面和平面的概念,我们要做的是自然,让自然的因素全部影响创作。昌盛和平,就是非常好的寓意,可以给这个地方更多的起伏的概念。


图|于航

影像记录与扩张型雕塑艺术家


我一般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会区别于其他几件作品,我更多地从本身的作品做一个延伸,我结合了园区里存在的一些植物,比如向阳花,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只是通过一种挤压的方式把它们凝聚在这个空间里面,在挤压的过程中,人们的声音会变得特别密切。




购票方式

可通过北京农业嘉年华微信公众号预约免费入园

   

在野去野大地艺术园

对外开放时间

9月30日—10月10日

9∶00-17∶00


地点

在野去野大地艺术园


“在野去野”北京昌平大地艺术节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昌平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北京农业嘉年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

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AIM国际设计竞赛


策展机构

兮兮零设计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2021海南国际文创周











2021海南国际文创周预购入口

长按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




标个星标,让我们常常相见

因为微信推送系统的升级,用户首先看到星标内容,

如果没有星标,我们精心准备的推文就无法和您相见了。



想认识更多文旅、文创大咖

扫码添加SMART助手小S

带你进入核心人脉圈



点击下方图片

对SMART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